首页 新闻中心 造车两年,小米难有惊喜

造车两年,小米难有惊喜

2023-03-09 91

深途(shentucar)原创

作者 | 黎明

编辑 | 艾小佳

官宣造车两年,小米的车没看到,人们的胃口已经被吊的很足。

从10年投资100亿美金,到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第一阵营,再到争取进入世界前五,雷军放出的目标一次比一次高,让有关小米汽车的讨论从未间断。

米粉们甚至比雷军更关心小米造车的进展。有人从供应商处弄到了早期设计图,有人在路边拍到路测伪装车,有人根据传感器推测自动驾驶配置,还有人操心小米能否搞定造车资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雷军又一次高调为自家产品代言,称小米汽车已经完成冬季测试,预计明年上半年量产。

时不时放点消息出来,调动一下外界的好奇心,搞点事情。在造车这件事上,小米的制造能力如何不知道,营销算是玩明白了。

小米造车来晚了。按下场时间看,小米比特斯拉晚了十多年,比造车新势力晚了五六年。跟它差不多同时起步的百度,首款车集度ROBO-01马上就要交付了,而小米汽车最快也要到明年。

迟到没关系,能不能赢很有关系。雷军愿意押上人生所有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不是来陪跑,而是要再赢一次的。

不过这一次,雷军面临的挑战要比十年前大得多。从2021年3月官宣开始算起,正式造车两年,距离量产仅剩一年,小米汽车会有惊喜吗?



不要期待过高,小米没有王炸

很多人期待小米汽车能有一个梦幻般的开场,因为这可能是“劳模”雷军最后一次重大战役。他为此积累的资源、投入的人力、出发的起点,都是前所未有的,远非十多年前的一碗小米粥所能比。

然而造车跟造手机有很大不同。一出手即王炸的打法,在汽车圈并不主流。

小米汽车目前对外公开的信息不多,综合各种零碎片段,我们只能大概拼凑出小米汽车的轮廓。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不是一辆有“颠覆”意义的车。

首先关于外观。今年1月底的时候,网上流传出几张新车设计效果图,被认为是小米汽车首款车型MS11。整体上来看,这款车的设计“借鉴”了很多现有车型的元素。

比如在造型上,MS11被认为与特斯拉Model 3很相似。流线型、溜背式、一体化天幕、传统三厢尾门,让人能看到很多Model 3的影子。



MS11(上)和Model 3(下)

前脸的设计风格看上去和智己L7很像,都是在流线造型前提下,设计了封闭式的格栅,在最下方保留了进气口。

车大灯内部有四个小的灯组,这和保时捷Taycan的四眼大灯看上去也有一点类似。



网传小米MS11设计效果图

除了这些之外,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现在已经几乎是新款电动车的标配了。

似曾相识、中规中矩、平平无奇,这是很多人在看到这份设计图之后最大的感受。它既没有明显的亮点,你也找不到特别的槽点。不过,小米汽车对首款车的信息高度保密,尚未对外公开最终外观造型。

百度造车的首款产品集度ROBO-01刚亮相时,虽然很多人吐槽设计过于激进,比如前舱盖上弹跳式的激光雷达,折叠伸缩的方向盘,无B柱的设计,在量产时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毕竟是在努力尝试另一种可能。相比之下,小米汽车少了些许“个性”。

在一些具体的硬件配置上,激光雷达在去年批量上车,车顶“小犄角”的位置布局已经被验证;800V高压快充量产时机成熟,搭载该技术的车型开始密集交付;高通下一代智能座舱芯片8295蓄势待发,会率先在集度 ROBO-01上量产。

这些当下最时髦的新鲜技术,其他车企抢在小米汽车之前落地了。

关于智能驾驶,大陆集团在去年6月透露说,从国内一家备受瞩目的新势力获得了5R1V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解决方案的订单,助力该公司打造L2级项目,并于2024年投产。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深途,大陆集团提到的这家新势力,就是小米汽车。

一位小米汽车前员工对深途说,根据自动驾驶配置不同,小米汽车首款车型会有两个版本,走量款只上基础L2功能,用的是外部供应商方案,内部目标就是做到能用,因为安全功能在短时间内自研不出来。高端款车型会上自研方案。

这意味着,大部分人能买得起的小米汽车,只具备普通的智能驾驶功能。

这款承担走量任务的车型,所使用的5R1V融合感知方案,跟它的外观一样似曾相识。一位接近小米汽车的投资人对深途说,这套方案跟2021款理想ONE很像。二者都是5个毫米波雷达加1个800万像素前视摄像头,配备的是地平线征程3芯片,只不过理想是跟博世合作,小米是和大陆。

基于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打造的5R1V融合感知方案,此前已经被理想ONE验证过了。小米摸着理想过河。

不过,对于“首款车型”“两个版本”的说法,小米方面未予证实。如果传闻属实,在前人铺好的道路上,摘取“半熟”的果实,能少走一些弯路。这对于已经迟到的小米汽车来说,不失为一种高性价比的策略。

雷军此前表示,作为“一个刚刚上路的新人,凭什么第一款产品就要做全面而彻底的颠覆?”他认为小米应该先确保做一款好车,一款能够与当下同级所有产品比拼的好车,在确保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再考虑颠覆的部分。

更少的试错,往往对应更保守的创新。



时间不是大问题,但也是个问题

作为小米汽车头号代言人,雷军在多个场合对外释放一个信号:小米造车进展超预期。

越解释什么,说明外界越担心什么。两年前雷军宣布造车时,很多人的评价是“来晚了”;如今两年转瞬即逝,另一个比较普遍的评价是“太慢了”。

一位关注汽车行业的投资人对深途说:“小米汽车还有机会,但这种机会不属于黄金时期。”他认为汽车和手机不同,十年前小米手机抢先踩在了智能手机的风口上,但现在被风吹上天的汽车品牌太多了,小米没有先发优势。

雷军不这么认为,他的理由是,汽车是一个百年赛道,电动汽车才刚刚起步,小米还有充足的机会。

雷军是一个终局意识很强的人,他习惯从行业终局出发,来倒推当下的行为是否有意义。他认为电动车行业的终局是市场份额向头部玩家高度集中,车企成功的唯一途径是进入行业前五,小米要挤进前五。

按照雷军的逻辑,小米还有充足的时间补课。

但竞争对手留给小米的时间不多。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就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汽车的主动/被动安全技术、耐久性、舒适性、可靠性等各种性能指标保证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形成需要时间的沉淀。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更是直言:亏50个亿不是什么大事,但丢失的时间是再多钱都换不回来的。

小米的确很在意时间,从宣布造车之日起,就一直在想方设法赶进度。

一位接触过小米汽车的供应商人士对深途说,雷军对进度追得特别紧,在跟小米汽车的一次合作谈判中,小米汽车“5月份提要求,8月份要样机,周期太紧了,实在做不到,当初挺多供应商都被劝退了。”

对于小米而言,造车是全新的事业,很多东西都要从零开始学。尤其是互联网人造车,团队需要花时间适应。



2021年9月雷军对外晒出的小米汽车16位核心成员中,除了有一人曾担任宝马外观设计师,其他人几乎都没有汽车产业相关经验,他们基本上都来自小米集团内部。

如何吸纳汽车产业背景的人才,同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小米造车的进度。

小米汽车尝试过引进外部高管,比如挖来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钘。周钘曾任五菱营销负责人,一手打造包装了爆款车型五菱宏光MINIEV。他在去年8月前后加盟小米汽车,担任营销负责人,直接向雷军汇报。然而入职不到7个月,周钘就从小米汽车离职。有消息称,周钘或将重回五菱。

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小米汽车更相信“自己人”。小米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叶航军就是小米“老人”,他在2012年加入小米,最早负责云技术,后来负责人工智能部门,现在转换到自动驾驶行业。除了叶航军,小米自动驾驶团队的很多高管都是从小米转岗。

一位汽车行业资深猎头对深途说,小米汽车对传统汽车的工程师不算太友好。他接触过一个大陆背景的工程师,在小米汽车待了三个多月,觉得不受重视就走了。

“研发的老大还是雷军的嫡系,从汽车行业过去的人基本上没有很被重视,和去之前承诺的不太一样。”这位猎头说。

另一个外界高度关注的事情是造车资质。

去年12月,李一男创办的新造车品牌自游家,在正式交付前还没搞定生产资质,导致无法交付新车,两万多辆订单全部取消,外界一片唏嘘。如今,小米汽车尚未对外公布已经拿到造车资质,而新车将在一年后量产交付。

小米汽车的总部在北京亦庄,还入选了北京市2022年重点工程,已经在建自有工厂。一位智能汽车产业投资人对深途说,按照当前小米汽车与北京市政府的合作互动来看,拿到资质应该问题不大,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时间。

小米的车明年上半年要上市,今年就要走完所有量产前的测试流程。

一家试车场的内部人士对深途确认,小米汽车去年底就已经进入冬测环节,在黑龙江黑河进行高寒试验。高寒测试的项目一般包含可靠性和动力总成,以及冰面雪面的防滑等等。正常情况下,冬测后1-2年新车就能上市了。

从这个进度来看,小米汽车的进度在正常轨道上,但剩下的时间也不宽裕。



自动驾驶,搞不好是个伪命题

既然在时机上不占优势,那么小米的第一款车靠什么突围?

有人认为是价格。小米性价比的优势早已深入人心,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小米汽车应该走低价路线,成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在雷军发起的一场题为“你希望小米汽车第一辆车大约是什么价钱”的投票中,有近七成的人希望价格不要超过15万元。

不过这次小米可能要让粉丝失望了。综合各方信息,小米首款车的价格不会低于15万元,甚至可能不低于20万元。“屌丝”标签背负了这么多年,小米汽车不会再走低价的老路。

20万元以上的价格带,是造车新势力争夺最激烈的市场。“不拼价格,剩下就是拼产品力。”一位投资人对深途说,他认为小米的第一款车定位不好,这个区间现在太卷了。

雷军认为,小米汽车的第一个突破方向是自动驾驶。雷军已经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小米汽车的目标是2024年进入自动驾驶行业第一阵营。也就是说,明年小米首款车上市即进入第一阵营。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小米决定自动驾驶“全栈自研”,在感知预测、高精定位、决策规划等领域发力。

去年8月发布的一段自研算法的辅助驾驶演示视频中,一辆经过改装的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能实现无保护左转、自动掉头、多车道路口左转、环岛绕行、礼让行人、自动泊车入位等功能。

不过,这些功能尚属于L2级辅助驾驶,有不少车型已经率先量产。一位接近小米汽车的投资人对深途评价:“2024年上市的新车,城市+高速辅助驾驶都是新势力标配了。”

这段“炫技”视频能证明小米汽车的自动驾驶研发进展顺利,却并未带来太多亮点。唯一让外界感到有新意的是“机械臂自动充电”功能。在视频中,车辆停车入位后,车位旁边的充电机器人自动伸出机械臂为车辆充电,用户无需下车抬枪,看起来很方便。



机械臂自动充电

然而也有人提出疑问,充电机器人的安装对场地空间有要求,量产时需要解决。

以雷军的行事风格来看,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重兵,在技术方面应该不用太担心。此前小米已经提前投资了大量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全资收购自动驾驶公司深动科技,将创始团队纳入麾下。小米汽车进入自动驾驶第一阵营还有机会。

更关键的问题是,自动驾驶是不是一个好的突破口?

至少在销量拉动方面,二者不划等号。

去年,国内卖的最好的新能源车型,如比亚迪的王朝系列、五菱的宏光MINIEV、广汽的埃安,都跟自动驾驶没有太大关系。甚至包括特斯拉,在中国卖得好也不是因为辅助驾驶功能。特斯拉宣传的那些功能,在中国大部分场景都体验很差。

相反,在自动驾驶研发上最激进,成果最显著的小鹏汽车,去年的销量不如蔚来、理想。曾将高阶辅助驾驶作为最大卖点,吸睛无数的极狐汽车,销量至今不见起色。

这些案例都说明,在现阶段,自动驾驶不是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的重要因素。靠自动驾驶技术领先来实现销量领先,是一个伪命题。

自动驾驶对小米汽车真正的意义,在于塑造品牌形象,贴上“智能”标签。

在智能汽车的语境里,更智能的车等于更好的车,甚至更贵的车,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小米汽车要抢这个制高点。

明年上半年上市的小米汽车,仅靠自动驾驶来实现销量起飞不太现实。如果小米的首款车将推出两个版本的消息属实,那么可以推测,采用自研方案的高价版本将负责打品牌,采用供应商方案的低价版本负责走量。

小米汽车极力对外展示的自动驾驶自研,是对未来的长期布局,也是一种营销手段。这很小米。

十年前,苹果引领了智能手机浪潮,启发了小米。但在智能汽车时代,苹果亦步亦趋,落后于造车新势力。这次小米不想学苹果,要抢在苹果前面拿到智能汽车时代的入场券。苹果没做到的事,小米认为自己可以做到。

丢掉偶像包袱,小米需要直面挑战。

来源:新浪科技、深途(shentucar)原创

未将对象引用设置到对象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