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申请爱心基金后被裁,58集团身陷「福利」罗生门
大厂一系列“福利”措施的背后,主要还是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当潮水褪去,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福利也开始挤水分了。
作者 | 王么么
编辑 | 张子睿
大厂福利曾是互联网打工人的光环加持,然而当行业入冬,互联网收缩战线,曾经看上去很美的福利,却开始成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2021年3月,侯先生入职了58集团旗下房产事业部安居客市场策划部。入职后,他开始每月缴纳10元参与公司的“58爱心基金”。根据规定,加入爱心基金后,当员工或直系亲属遇到困难时,公司可提供适当补贴。
“当时对这项福利非常认可,所以入职后就选择加入了。”侯先生告诉《豹变》,他的父亲在今年查出肝癌,他向公司申请使用后不久,却收到了裁员通知。如果被裁,侯先生也就无法再申请爱心基金,气愤的侯先生就把这段遭遇发在了在脉脉上。
58集团给出的解释是,受疫情及市场经营等影响,公司近期进行了部分人员调整,此次调整涉及该员工岗位。
这是纯属时间巧合?还是企业以裁员来逃避责任?
行权变维权
侯先生告诉《豹变》,他在入职时,公司向新员工宣传“58爱心基金”项目,每月只需付出10元捐款,公司将1:1追加捐款金额,当员工或直系亲属遇到困难时,可提供适当补贴。
觉得这个“福利”不错,侯先生选择加入了这个爱心基金,每月缴纳10元钱。
2022年2月4日,侯先生的父亲被确诊为肝癌晚期,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他透不过气。与家里商议为父亲的治疗筹集资金时,侯先生想到了单位的爱心基金。“之前一直按要求合规缴纳费用,这时候也盼着能跟公司申请使用,多少能解决一点吧。”
侯先生说,一开始,他的直属领导态度是支持的,爱心基金负责部门的任某、刘某也表示支持。但到了五一前夕,临近父亲手术前时,他却意外收到了一份裁员通知,并被要求在4月25日这一天离职。
由于这个爱心基金要按照费用结算日期核算,而非按照诊断发生日期核算。所以,如果侯先生在4月25日离职,赶不上父亲手术的费用结算,公司可以“合理”拒绝他使用爱心基金。
对于整件事情的原委,《豹变》分别与58集团相关负责人、当事员工侯先生进行了沟通,发现双方在一些细节上的说法,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是裁员问题。
58集团给出的解释是,受疫情及市场经营等影响,公司近期进行了部分人员调整,此次调整涉及该员工岗位。经多次协商后,公司已根据劳动法等相关法规,与其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给付相应法定经济补偿金。
但侯先生并不能接受公司的这套说辞。他表示,自己无论是工作态度、还是个人业绩,表现一直较好,因此也没有料想过自己会进入裁员名单。
尽管公司之前给出的裁员赔偿方案是N+2,这其实是比市场中的常规操作多给了一个月工资,但侯先生表示,目前每天仍在做一些常规工作,且尚未被通知最后离职日期是哪一天。
其次是爱心基金启用问题。
58集团方面表示,按照公司规定,相关员工或直系亲属在完成相应的治疗后,可按照制度申请资助。但对于侯先生的父亲是否符合相关规定这一具体问题时,公司始终并未给出明确说明。
侯先生反驳道,“我是在和公司提出想启动爱心基金时候才得知,公司对于病情的认定,要按照费用结算日期核算,而非按照诊断发生日期核算。”
截至目前,侯先生的父亲已接受了多次靶向治疗和一次介入治疗,他也已门诊收费、住院收费、药品收费、特效药免疫治疗等各类票据交给了公司。“现在交给公司的发票有5万左右,但公司认定有效票据只有2万多”。
不过,侯先生也坦言,自己也是在这次申请爱心基金之后才了解到很多细节问题的。“比如,门诊发票并不能算入其中;有效发票最低必须要达到3万元才能启动补助;补贴比例上,根据他了解到的情况,自费花销到7、8万,公司可能补贴到2万多(吧)等。”
这个58基金也没有任何条款,员工加入只要登记姓名和oa号,没有任何合同和协议来约束权益和责任。
爱心基金是慈善吗?
在这一事件中,舆论的关注点除了“侯先生向公司申请爱心基金跟其被裁是否有因果关系”外,还有另一个关键点,这个“58爱心基金”到底是一个什么属性的组织形式?
此前,市场中有不少人会从字面意思出发,将这种爱心基金视为一种慈善基金会。
如果“58爱心基金”确属所谓的“基金会”,那就需要获取相关的捐助法人资格并接受监督。然而通过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查询的信息,与58相关的结果只有北京五八公益基金会(2018年10月成立),并没有事件本身所涉及的“58爱心基金会”的信息。
在侯先生眼中,“58爱心基金”是公司给予员工的一种福利。“不止我一个人,很多员工其实都是这样认为的。”
就“58爱心基金”属性这一问题,《豹变》向58集团相关负责人进行询问,对方给出的解答为:58爱心基金是面向58集团在职员工的内部互助组织,旨在为需要帮助的员工及其家人给予一定的援助(重大疾病、意外伤害及身故及自然灾害)。公司规定,相关员工或直系亲属在完成相应的治疗后,可按照制度申请资助。
“互助组织”的广义角度,其实也是众筹的一种形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聚拢起一定规模的资金。如果“58爱心基金”像公司定义的“是面向在职员工的内部互助组织”。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一位资深律师为《豹变》梳理出以下几方面要素:
第一,员工以定期、定额扣费的形式,将这笔费用缴纳给公司,并由公司进行统一运营,公司在资质上是否合规;
第二,按照市场“专款专户”的常规操作,58爱心基金是否开设的是专有账户,相关资金是否会投入到专有账户,是否有专人负责运营;
第三,公司是否会定期、充分披露58爱心基金中的各类费用明细,比如收入、支出、运营,甚至是资金存放在账户中的生息情况等;
第四,按照58爱心基金1:1的缴纳规则,当有员工遇到困难提出申请时,由公司单方面判断可否行权的决策是否合理,互助的本质是各方参与主体共同分摊费用,因此,是否应该存在某个组织(包含公司代表、员工代表)共同作出决策;
第五,具体的补贴核算标准和退出机制到底是什么,参与爱心基金的在职员工们是否应提前享有对相关细则的绝对知情权。
不过,该律师同时也指出,“公司内部设立的一些组织形式,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这并不意味着违法违规。如果公司和侯先生在爱心基金使用上存在分歧,那要各自拿证据说话,当时加入时文件如何签署、怎样约定的。口说无凭。”
目前来看,58爱心基金只有一个笼统的说明,这也是造成现在双方各持一词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位侯先生遭遇,我也比较同情。但我个人认为,与其继续纠结于58爱心基金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要从这件事情里获得一些生活经验,比如是不是要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一下保险”,该律师进一步讲到,“面对职场、健康、情感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指望谁,都不如指望自己。”
大厂福利开始挤水分?
侯先生说,在他发在脉脉平台的帖子下面,有一位匿名网友称,她也遇到了相同的事情,在家人手术后,以在职状态去申请58爱心基金,同样是各种被拒绝,爱心基金申请规则不清晰。
“在正式申请了一个月后,没等来爱心基金的救助,等来了合同到期不续签,真是恶心透了。”该匿名网友表示。
侯先生告诉《豹变》,在他留言希望该匿名网友主动联系他之后,双方也进行了更深一层的沟通。对方的情况比他更凄惨,当时该匿名网友正处于哺乳期,58集团通知她让其在哺乳期结束后离开。
随着该事件的进一步发酵,人们在关注这一事件本身的同时,逐渐开始重新审视着大厂福利这件事。
过去10多年,凭借着高额薪资、福利待遇以及自由开放的职场关系,大型互联网公司一度成为年轻人心中的理想工作。即便今天,大厂工牌仍是不少年轻打工者在社交平台炫耀的资本。
而大厂福利往往也是一面镜子,折射着一家公司的生存状态。在行业入冬的大背景下,一些大厂陆续减免了下午茶、免费打车、住房补贴等一些非薪资层面的福利,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大厂仍在努力坚持。
比如作为大厂中的代表,百度为在职员工父母提供了一项“青松计划”,这与“58爱心基金”的设定有着一定的相似度,但不同之处在于,“青松计划”并不是员工互助,而是公司牵头的一种保险福利,员工不需要向公司支付任何费用,唯一的门槛是在职员工司龄要达到2年及以上。
阿里为没有个人住房的在职员工,提供一定金额首套房无息贷款。腾讯同样如此,与此同时,腾讯每年还会向在职员工发放一定数量的Q币,而这些Q币可以用于为老人、孩子等家庭成员购置商业保险。
但需要提到的一点是,《豹变》在与一些大厂员工交谈后了解到,像住房补贴、无息/低息贷款等福利,会在员工离职时与公司办理清算手续。
大厂们一系列“福利”措施的背后,主要还是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当潮水褪去,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福利也就开始挤水分了。
你觉得58集团该不该履行义务?
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