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网约车都不赚钱,滴滴们如何打破僵局?
文/李小猫不爱吃鱼
曾经的全球出行新样本,在诸多掣肘下,盈利之路举步维艰。
8月20日,全球咨询机构贝恩公司发布《2019年亚太区出行市场研究报告》,将亚洲出行行业的发展趋势总结为“坎坷的盈利之路”。
贝恩研究指出,2018年中国智能共享出行行业总体增势趋缓。而网约车、共享单车和B2C共享汽车三大领域的发展,则属于“严重放缓”。这其中,只有即时配送业务呈上涨趋势,2018年交易总额增长达40%。
而网约车行业,2018年增长率降至25%,月活用户数量下降了5%。具体业务数据反馈到市场上的表现为,2018年,中国网约车市场的投资规模锐减约90%,导致中国出行行业整体投资缩水48个百分点。
原因直指行业巨头滴滴发生的两起安全事件,一方面促使乘客建立了安全为主的乘车要求,另一方面刺激了监管政策不断收紧。贝恩预测,中国出行行业的下行趋势仍将延续。
网约车市场规模急速扩张,但绝大多数企业依然未能走出亏损的窘境。无论是上市的Uber、Lyft ,还是未上市的滴滴。同样的故事在全世界各个国家上演,网约车业务能赚钱吗?
盈利空间狭窄
共享出行掀起的出行新经济使得中国出行行业一度风生水起,成为亚洲其他国家的典范。3年的资本狂热期过去后,中国出行领域的增速明显放缓:共享单车关停并转,共享租车极少数存活下来,网约车也在监管和盈利的双重压力下摸索新模式……
贝恩研究此前预计,中国出行市场的交易总额将在2020年达到720亿美元,但市场环境急剧反转后,最新的预测是,至2021年,中国出行市场交易总额会增至600亿美元。
以滴滴为例,此前顺风车是滴滴唯一的盈利业务,从滴滴顺风车下线开始,盈利缺口加剧。加上不久前滴滴宣布已清退30万名不合格司机,运力短缺下,增长更难有突破。
贝恩预测,在缺失顺风车业务的前提下,2019年的网约车行业增长率将低于5%。不过,在消费者信心重建后,顺风车新上线势必会带动新的增长,增长率将在2021年逐步恢复至10%~15%的水平。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网约车,都面临着人力成本造成的亏损。
以Lyft为例,其单均运营亏损率为45%,如果换成电动车,燃油耗损减少,亏损率下降10%,仍然难以覆盖巨大的亏损空间。但Lyft目前与Uber争抢美国市场,仍在用大量的补贴争取用户,这是其单均亏损45%的直接原因。
在美国,乘客乘坐网约车的价格远低于出租车,在这个基础上,Lyft比Uber的价格仍低一个档次,因此美国的网约车市场,在乘客端仍有压缩出盈利的空间。
而国内的现状是,网约车基本停止了烧钱抢占市场的行为,没有了补贴开销的费用。和传统的出租车相比,网约车在司—乘两端并无优势。以目前平均单价最低的滴滴为例,其单程乘车费用已经高于出租车,用户能够接受这样的溢价大多是因为网约车的便利和舒适。
司—乘端无利润挤压空间,平台自身亏损运营,国内网约车业务赚钱难上加难。
创造盈利难
从2014年起,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的模式曾被资本普遍看好,而至现在,一旦市场规模化,即可实现盈利的设想也被打破。贝恩本次报告的联合作者曾伟民称,如此规模的公司还不盈利,此前是从未有过的。
怎样在重重束缚下找到盈利模式,国外出行公司的尝试或许可以借鉴。
过去三年,Uber和Lyft或通过标准化运营,例如通过保险、销售和营销费率优化等,有效控制了固定成本。除精细化运营,充分利用平台优势扩张业务也是网约车正在尝试的方式。
对大多数网约车龙头企业来说,其量级优势决定建立一个“全平台”模式,更能发挥出算法和平台资源的作用。Uber开拓了货运和外卖配送领域;Lyft新增了共享电动滑板车和“城市单车”(Citi Bikes);东南亚网约车巨头Grab目前已将业务版图拓展至全面的生活服务提供商,不久前开始测试旗下的支付服务GrabPay。
“在拓展业务的同时,各大企业为弥补运营亏损,还需要对供应链进行深入分析,关注垂直领域的整合。”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蔡晴认为,从汽车融资到汽油和零部件的集中采购,企业可以沿着产业链不断探索新的收入来源。
用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是其中一种方法。2018年~2020年,中国充电站数量预计将增加6倍以上,因此电动车车队可视为中国市场短期内改善盈利的可行手段。贝恩研究表明,建立起新能源汽车的运力团队,可降低大约65%的燃油成本,完全可以抵消由此产生的15%的租赁费,网约车公司的利润也能得到提升。
网约车到底能不能赚钱?
“中国网约车公司盈利的方法和方向是有的,但需要根据城市具体的情况做运营方面的调整。”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曾伟民认为,大部分行业规模大才能赚钱,首先是龙头地位给与的话语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价格、分摊浮动成本。但科技公司不一样,其特点就是业务本身不赚钱,如雅虎、谷歌以及Facebook,在积累了一定的数据和扩展模式后,通过广告等方式获取盈利,这通常需要以企业规模化为前提。
网约车们想赚钱,得找其他路子了。
来源:新浪科技、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