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群组假营销 网信办新规进行监管

群组假营销 网信办新规进行监管

2017-10-09


Facebook信息安全负责人称“假新闻问题比想象中复杂”。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我们。微信群、朋友圈、交友群各种无从考证的信息及新闻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只要能博取眼球大家是各种转发。一些企业和个人还把这种不良方法作为营销手段,河南洛阳网站建设星悦对这些无良商家和个人的行为只能是嗤之以鼻了。


加入“免费英语学习群”,群里的老师却不讲英语只发广告;根据“新手妈妈群”里的推荐找到所谓“靠谱”代购,到手却发现全是假货……10月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新规能否抑制营销诈骗、侵权盗版等问题?面对网络社群中层出不穷的套路和骗局,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自身权益?

免费学习实为营销套路

近日,马女士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不少好友分享:“喜欢红楼的朋友赶紧进群,让我们跟随林青霞的唯一偶像蒋勋老师,在阅读《红楼梦》的日夜里慢慢修行。原价198元的课程,加群免费听,仅限前60名。”马女士扫码进群,被要求分享推广信息和入群二维码到朋友圈并截图为证,经群主审核后获得学习资格。

报名成功后马女士期待的蒋勋老师并没有出现,群里只有群主发布的通知,让群员关注两个公众号,自取前几期课程。马女士发现所谓课程只是剪辑粗糙的《蒋勋细说红楼梦》盗版音频。

据媒体报道,自2016年底,蒋勋将音频等所有节目都授权给了蜻蜓FM平台,其中《蒋勋细说红楼梦》专辑共160期节目,付费199元方可收听。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表示,在公众号里提供盗版音频属于著作权侵权行为,行为人应承担侵权责任。

普通网友在使用社群和公众账号时,也要防止侵犯他人权益,别成为“引诱”自己朋友圈好友的“帮凶”。图/视觉中国  普通网友在使用社群和公众账号时,也要防止侵犯他人权益,别成为“引诱”自己朋友圈好友的“帮凶”。图/视觉中国

群主之后的做法更让马女士感觉被忽悠。“群主每天在群里推荐我们加入各种学习群,比如跟着北美外教学自然拼读、跟专业老师免费学瑜伽、跟国家一级播音员学普通话等;还经常分享一些低俗言情小说的试读链接。”

按照马女士提供的信息,记者加入了群主推荐的学习群,发现使用的都是同样的套路:被忽悠进群的网友被导流到某几个特定公众号。记者注意到,这些公众号大都由同一个账号主体运营。公众号里除了少量东拼西凑的低质量学习资料,几乎全是低俗言情小说的节选,试读结束后,会被引导至其他微信公众平台付费阅读剩余内容,部分公众号里的试读章节已经有近万阅读量。截至记者发稿时,这些群仍在运营。

新规对骗局有一定抑制作用

除了用免费课程吸粉、再通过操纵多个公众号和微信群实现低成本引流的“忽悠式营销”之外,更有不少骗子直接隐藏在学习交流群里行骗,比如混入育儿群,名为“育儿达人”实际代购的物品都是假货,或假装转让孩子闲置物品,在收到群友转账之后就“失踪”。

对于互联网群组和公众账号里不断出现的各种骗局,尹富强认为,两项规定实施后影响较大的是服务提供者(平台方),进一步明确了服务提供者的职责并进行了具体细化。

尹富强表示,若平台方能通过技术手段甄别使用者提供的身份信息的真伪,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欺骗行为的行为人具有威慑作用。新规中要求平台方对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对违规的群组建立者、管理者降低信用等级、暂停管理权限、取消建群资格,对同一主体在同一平台注册公众账号的数量合理设定上限,完善备案机制等举措,或将对互联网群组里的骗局有一定抑制作用。

尹富强也提醒说,普通网友在使用社群和公众账号时,也要防止侵犯他人权益,避免在不经意间成为“引诱”自己朋友圈好友的“帮凶”;凡是涉及他人权益的内容,在无证据的前提下要谨慎传播,防止侵权或成为传谣人甚至间接(过失)欺诈他人。

未将对象引用设置到对象的实例。